本网页是航天发射一中队1968年6月18日从大漠戈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转战到古老的黄土高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东风三号全程飞行试验任务,1969年入伍的是发射一中队在新基地,新阵地,新型号,新条件下第一批新战士,他们从繁华的首都北京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陕西而来!本网页中的航天战士是1969年航天战士代表!他们经过几年的锻炼成为发射一中队的骨干力量!为东风三号定型和执行洲际运载火箭东风五号作出贡献!
航天战士一中队1969年航天战士
152
123456
HL-HTZS
华林
2025-07-16 06:22:52
献给: 神奇的大漠戈壁,古老的黄土高原 中国航天无冕功臣--航天发射一中队全体老战士以及他们的亲人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历尽艰辛, 就辉煌 航天发射一中队二十七年光辉历程,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火红的轨迹
航天发射一中队
航天战士--李联林
航天战士--刘俊
航天战士--柴子明
航天战士--焦永旗
航天战士--刘永革
航天战士--张建民
航天战士--王顺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2025年6月15日制作完成
制作者:华林
李联林: 1969年2月从北京入伍,在太原发射中心发射团一中队五班,1971年7月人党,1972年2月在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 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75年11月毕业,1977年底调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团,1988年转业。 在部队期间,历任班长,技师,工程师,室主任,付站长。 1984年任发测室室主任执行“331”工程任务,全室荣立集体一等功,个人立二等功;1986年作为“01”号指挥员, 成功发射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发射一中队遥测分队技师刘俊 北京人,出生1949.4.18,1969年2月入伍分配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发射一中队4分队弹体遥测专业,历任班长,技师,,70年.7月入党,在发射部队期间参加了东风三号,东风五号发射试验任务,受连营多次嘉奖,1978年5月转业到北京。 刘俊 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遥测分队技师柴子明 柴子明,北京人,出生1949.年5月.13日,1969年2月入伍分配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发射一中队4分队遥测154专业,历任班长,技师,1971年.2月入党,在发射部队期间参加东风三号多次,东风五号井下系留点火试验,讲课多次,受连营多次嘉奖,1977年12月转业到北京。 柴子明 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技师,安全控制系统指挥焦永旗 焦永旗.陕西富平县人,生于1951年,1969年元月入伍,分配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团发射一中队四分队,在部队期间 1969年9月至79年参加了“东风3号两弹结合冷式试验”和参加了东风5号洲际导弹发射试验任务。1970年八月测试营成立,我在测试营5中队,1971年2月我和班长殷吉树从测试营五中队154专业调到发射营一中队四分队九班,为154系统251专业任操作手。1976年至1978年间,多次到七机部下厂学习,本人刻苦钻研技朮,把电路图、操作程序、各类故障现象,排除方法铭记在心。并编写了操作程序,汇总了整个系统资料。 1976年在八号井进行了系留点火,154部分操作手配合遥测专业执行任务。1979年元月在执行井下发射任务时,我担任154系统指挥.因领导154专业出色完成了各项测试任务,个人荣立三等功和154系统集体三等功,1979年在七号阵地执行高弹道任务时,在合练测试中发现522应答机功率遥测信号高出正常值,为了不带一丝疑问上天,我们坚决更換有问题应答机,以保证导弹的万无一失上天。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中队老一代航天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费财富,使我受益终身! 焦永旗 2017年6月29日
*发射一中队副指导员、团试训股长刘永革(营级) 刘永革 陕西蒲城人,大专学历,出生1951年7月.27日,1969年2月入伍分配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发射一中队二分队火箭发动机专业,历任班长,技师分队长,1971年.4月入党,78年4月—79.4月中队副指导员,79年.4月到—82年5中队队长,地面设备营副营长,83年至1986年2月任作训股股长,在发射部队期间,参加执行东风三号,东风五号任务多次,荣立三等功二次,多次嘉奖,1986年.2月转业陕西蒲城 刘永革 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第11任教导员张建民(营级) 张建民陕西蒲城县人,出生1953年.1.月26日,1969.年2月入伍至1986.年12月转业:我分配到发射一中队电源,瞄准专业,配合别的专业执行好任务。。在1979年元月份执行8号地下井发射任务前期,井上面小屋内有国家测定的一个大地坐标。任务前,要用陀螺经纬仪经过几天反复测试,把大地坐标引到井下瞄准房间里,作为导弹瞄准设备的定点坐标。晋西北天气寒冷零下20多度,每天坚持测试一次,我带领大家不怕吃苦,耐着严寒完成了陀螺经纬仪的测定任务。在发射前30分钟,用瞄准设备对导弹进行精确瞄准,导弹精确命中目标。我作为一个瞄准电源技师分管两个专业,责任重大,作为电源专业,要对控制系统供电测试和发动机测试供电,两个供电位置,分别在导弹的上半部和底部,我作为技师,上下供电都要兼顾,跑上跑下很是辛苦,保持设备的正常供电。由于两专业圆满完成任务,我本人荣立三等功。1979年4月份至,1986年期间---我历任一中队副指导员,加注中队指导员,81年8月部队整编我任一中队副正教导员期间,部队裁军100万,我作好干部转业和老兵复原工作,保持中队稳定,一中队年年保持先进连队的光荣称号,84年我被基地评为营级干部先进个人。 张建民 2017年4月27日
*发射一中队发动机操作手王順伍 王顺伍是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高城村人。生于1950年9月7日,我于1969年元月报名应征入伍,分配到发射团一中队。在党的教导下我由一个农村青年入了党,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在中队的六个年头我终生难忘。对我人生起到重要作用,有一个重要事情回顾;1969年5月我分配在一中队二分队,成为一个光荣的火箭发动机操作手,参加多次导弹发射任务。大约在69年12月份一天晚上,我和战友们从发射场归来到营房,大约九点钟,指导员王天林首长把我叫到中队部,问了我家里的一些情况,问我母亲有没有什么病,我回答家中一切安好。随后王指导给我一封家里发来的电报,上边写着:“母亲病危速回”。看完电报后,指导员问我你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一中队以往任务中有不少战友面对亲人病危病故。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战斗在发射场。我郑重向王指导表示,以党和国家为重,坚决不离发射场完成试验任务。发射任务后得知母亲已于1970年农历正月28去世,我无比悲痛,首长和战友对我非常关怀,使我化悲痛牢记母亲的教导,“在部队好好干,做个好军人”。我在中队较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直到74年5月我探家时到母亲坟前给她老人家尽孝磕头。母亲会理解我为国尽忠,这是一个革命军人应该做的。 王顺伍 2017年6月27日
中国航天 聚集高科技 代代精英默默砥砺前行 做天地海大系统工程 工程始端:航天发射场
信息发布 我们是中国航天发射一中队的航天战士,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了中国的强大, 为了中国人民的安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战斗在航天发射场几十年, 把青春和和年华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代航天战士,奋进图强, 无私奉献,敢于攀登,不怕牺牲,两弹一星和载人飞船精神激励着航天事业发展和辉煌!
航天事业是伟大的事业 探索宇宙永无止境 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航天事业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 发射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必要条件! 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征程 航天战士战斗在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