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战士袁智贤
航天战士孟会中
航天战士郑高宏
航天战士闫海洋
航天战士吴清益
航天战士薛生枝
航天发射一中队
献给:
神奇的大漠戈壁,古老的黄土高原
中国航天无冕功臣--航天发射一中队全体老战士以及他们的亲人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历尽艰辛, 就辉煌
航天发射一中队二十七年光辉历程,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火红的轨迹
*袁智贤同志1965入伍历任一中队分队长、中队长、发射站长组织指挥多次发射任务。是一位优秀的中队干部(团级)。
袁智贤陕西耀县(现铜川市耀州区)人,1943年10月24日生,高中文化。1964年12月28日应征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工委第二十训练基地第一试验部经新兵连短训后下到发射团发射一中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68年6月18日从甘肃酒泉转战山西岢岚(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之后留在了国防科工委第二十五训练基地,历任班长,控制分队技师、副分队长、分队长,发射中队副中队长、中队长,发射营副营长、营长,发射站副站长,发射勤务站站长等职务。1966年3月入党,1968年2月提干,多次受奖,三次荣立三等功。1988年军队第二次授衔时被授予上校军衔。1989年11月转业到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工作,2004年退休。服役期间,参加了近30次导弹试验发射任务:1965~1966年,参加了DF-2号、DF-2号甲中程火箭的测试发射任务及定型试验任务;1966-1968年参加了DF-3号中程导弹的多次高弹道飞行试验,1968年至1971年参加了DF-3号多次全程飞行试验任务。1976-1979年,参加了DF-5号洲际导弹的井下贮存试验、井下系留点火试验、井下高弹道导弹和低弹道的飞行试验;1988年9月7日,参加了我国首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任务,担任测试发射领导小组副组长一职;部分参加了巨浪-1(CSS-N-3)潜射弹道导弹的陆筒弹射、陆台飞行试验, 这是中国第一种试用固体燃料的中程潜地导弹;二炮来基地打靶时,参加了DF-2号、DF-3号、的炮训试验……25年里,在操作手、技师,分队、中队、营、站领导的岗位上均较好的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忆往昔岁月,25年弹指一挥间,绿色的军营、整齐的队列、潇洒的军姿、嘹亮的军歌……仿佛都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忘不了发射一中队曾是毛选学习标兵单位,1979年5月更是被国防科工委授予“硬骨头六连式的中队”荣誉称号;忘不了眼看着一枚枚导弹伴随着轰响拔地而起直飞靶场时的情景;忘不了艰苦岁月里凝结下的情深义厚的战友情……25年的军旅生涯,是自己人生中最高兴、最快乐、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永远难忘一入伍就碰到了好领导,来到了好连队,分到了好专业。感谢组织上多次送我到教导队、航天一院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感谢老领导的关怀和培养,感谢战友间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在这里,也祝愿各位老领导健康长寿,祝愿各位老战友幸福安康。
袁智贤
2017年2月16日
*发射一中队第九任队长,发射营付营长孟会中
孟会中:山西省太原市人,1947年7月出生, 1965年2月应征入伍,分配到国防科工委第20基地,第一试验部,发射一大队,发射一中队三分队:1968年6月发射一中队调入太原25基地,我是中共党员,曾历任:战士,操作手,技师,分队长,中队长,发射营副营长,发射团军务股副股长等职,于1984年4月退出现役。在发射团工作20年,我参加了东风、巨浪、导弹多次发射试验任务,在1966年10月131发射试验任务中我荣立三等功。发射一中队是一个先进中队,曾获基地,国防科工委授于“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硬骨头六连式连队”的荣誉称号。组建以来出色的完成了近程,中程,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为国防尖端武器发展国防强大作出卓越的贡献。我们能圆满的完成火箭发射试验任务,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和过硬的作风。发射一中队培养了大批的发射技术骨干和不少优秀的政工干部,老领导就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少骨干走上了军、师、团领导岗位。我在发射单位20年,特别是在发射一中队十几年,我对发射一中队有深厚的感情,她好比母亲哺育我们成长!我为一中队骄傲和自豪。
孟会中
2017年3月21日
*发射一中队电源技师,地面设备营副营长
郑高宏(营级)
郑高宏:陕西人,1945年2.月7日生,1965年3月入伍,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一大队,发射一中队三分队6班电源专业。在部队各级领导的亲切关心教育下,专业技术老同志们教我学文化,学专业技术。学做人的道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1966年8月入党,67年提升为6班班长。68年6月一中队整建制调到太原新发射基地,随着火箭部队发展的需要,我留部队提干,历任技师,分队长,付指导员,中队长,副营长等职。在发射试验部队17年间,我亲身参加了DF—2,DF—3,DF—5号导弹试验发射任务。并圆满的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工作。1968年太原基地新组建,中队从干部到战士不怕苦不怕累,边训练边施工为执行DF-3号打下坚实基础。1978年12月,我任7中队队长,带领部分专业骨干进驻8号工地,掌握发射井各种电器设备情况。因完成DF—5号发射任务出色,我荣立个人三等功。此后任8号营付营长,到1982年转业到陕西省西安市,省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到2005年退休。在火箭试验发射部队17年,有幸成为第一代航天战士,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航天事业感到无上的光荣骄傲和自豪!
郑高宏
2017年3月1日
*发射一中队瞄准技师,地面设备营中队长闫海洋
1964年11月20日入伍,1965年3月分配到8120部队一大队二中队一分队二班,任战士,担任瞄准发射工作曾参加DF—2,DF—2A号中程导弹多次发射试验任务,并参加了1966年10月
两弹结合发射任务,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要求精益求精,大力协同发射任务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发射任务,保证了发射任务顺利成功地实施,因此二中队荣获基地颁发的集体一等功,并荣获基地颁发的个人二等功一次。1968年调入山西25基地发射一中队一分队二班任瞄准技师,执行了东风三号多次发射任务,之后调入9中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75年8月转业到陕西省手扶拖拉机厂直到退休。
闫海洋
2017年4月26日
*发射一中队制氮分队分队长,发射二中队付中队长
吴清益(营级)
吴清益:陕西蓝田县,生于1946年12 月19日,1964.年12月应征入伍,65年3月分配到国防科委20基地第一试验部,发射大队,发射一中队二分队四班曾历任:战士班长,196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6月中队调到太原25基地,我1969年提干,任发射一中队制氮分队分队长,新二中队付中队长,8中队副指导员,两次在发射营任参谋,1978年4月转业。
在发射团15年间,我印象最深发射一中队是一个多年的“四好连队”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连队”生活战斗在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我觉得无比的自豪,在这个大熔炉的影响下,我多次受到中队的嘉奖评为“五好战士”。我参加了DF—2,DF—2A,DF—3号中程导弹发射定型任务;参加了DF—5号洲际火箭井下系留点火任务。在姜学福团长的带领下分队到东北帮助28基地培训制氮人员,为DF—4号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射任务中我分队担负着导弹用的氮气,在冰冷的制氮厂房零下30度,15天昼夜加班,克服身体的冻伤,发扬我军拼博精神,制造出合格的氮气,保证了发射任务的需要。我能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感到无比欣慰!
吴清益
2017年5月
*发射一中队转运起竖技师,地面设备营长薛生枝
薛生枝:陕西人, 1965年4月应征入伍,分配到国防科工委20基地,第一试验部发射一大队发射二中队一分队:中共党员,曾任战士操作手班长,68年初调入发射一中队一分队任技师付分队长,勤务中队付队长,7中队队长,团技术室技师,地面设备营营长,后勤处长等职1984年底转业。在发射团,我执行了DF—2A”两弹结合”,DF—3号全程试验,DF—5号井下系留点火及DF—5号洲际导弹试验任务。在两弹结合1966年10月26日下午我一分队先进入50号阵地,当时大风吹得天昏地暗视力不到10米,发射台车弹头车沿着电线杆摸到了阵地,在转运弹体时八九个人拉绳子才把弹转运到托架上,9点准时发射,聂帅、钱学森等领导亲临发射场,两弹接合成功我荣立三等功。68年底在一中队我提为托架技师,在DF—3号任务中托架担负着导弹的转运起竖,我们安全的把导弹放在发射台上DF—3号发射成功。76年迎来了DF—5井下系留点火,我是七中队长,在任务中无一差错的完成了系留点火试验,中队受到上级表扬我荣立三等功。78年我任营长后参加了井下和塔架设备的检修工作,完成了DF—5号发射任务。在多次各型号发射中无论是托架起竖还是塔井设备,都安全的把导弹放在发射台上发射成功!我为航天事业尽一份力深感无比光荣。 薛生枝
2017年3月28日
本页是发射一中队1965年航天战士代表,他们在执行航天任务和中队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航天发射一中队的中坚力量!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