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页是航天发射一中队1971年至1974年航天战士代表!这批航天战士他们是执行东风五号洲际运载火箭的主力军,经过几年的锻炼!他们成为发射一中队的领导干部!和分队技术骨干!其中航天战士张志伟成为基地付司令!少将,发射将军!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发射一中队1971-1974年航天战士
87
123456
HL-HTZS
华林记录
2025-06-12 01:01:01
献给: 神奇的大漠戈壁,古老的黄土高原 中国航天无冕功臣--航天发射一中队全体老战士以及他们的亲人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历尽艰辛, 就辉煌 航天发射一中队二十七年光辉历程,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火红的轨迹
网页说明
航天战士--张志伟
航天战士--卢云肇
航天战士--刘绍金
航天战士--周长华
航天战士-- 张建法
航天战士-- 孙国勇
航天战士--韩培良
航天战士--田玉民
航天发射一中队
2025年6月12日完成制作
制作者:华林记录
*发射一中队控制分队分队长第11任中队长25基地副司令员 张志伟将军 张志伟同志是一中队从战士成长起来的发射将军。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技师、分队长、中队长,在一中队工作了14年。后任基地作战试验处长、发射测试站站长、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他始终战斗在发射试验第一线,担任过控制系统分队指挥,发射中队指挥、发射站指挥,基地发射任务指挥。他参与和组织指挥了多种型号百余次战略导弹发射和卫星发射以及载人航天测控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他既精通导弹、航天发射相关方面的技术,也具有卓越管理部队能力,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长期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工作,始终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了普通一兵本色,在基地广大官兵中享有崇高威信。张志伟同志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工作43年,经历了长期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繁重发射试验任务的考验,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战略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以及载人航天工程,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中队的优秀代表。 张志伟是天津市杨柳青人。1954年11月出生,1970年12月应征入伍,1973年7月入党,1975年12月提干。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尔后又相继受训于中共中央党校,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基地原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入伍后,被分配到发射一中队,在一中队工作生活成长14年。历任战士、副班长、文书、班长、技师、分队长、副中队长,1980年4月任中队长,1982年7月任正营职中队长。1984年8月离开一中队后,任团副参谋长,1985年任团参谋长。1989年1月调基地司令部作战试验处任副处长,1990年10月任处长。1994年12月任发测站站长,1998年6月任基地副参谋长,2000年10月任基地参谋长,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5年10月任基地副司令员。2013年2月退休。 我一直在基地工作,在艰苦地区长达40 余年,经受住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我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和航天发射工作,参与和组织指挥XX种型号XXX次大型发射试验任务,为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为发射场的规划与建设;为部队的教育训练、人才培养、作风纪律建设;为试验装备、技术勤务保障条件建设;为基地的综合试验能力的提升和部队的全面建设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此,受到上级多方面奖励。先后荣获国家航天基金奖和航天基金奖重大贡献奖,“军三星”工程研制建设先进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多次。在任基层和部队主官期间,所在单位多次立功受奖,出现一批英模群体和先进个人。 回顾40多年的军旅生涯,回首自己的成长进步,我要感谢各级党组织和首长们以及院校的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关怀和培养,感谢战友们以及航天战线的同仁们对我的支持、帮助和指导。我还要说,感谢一中队!一中队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让我们茁壮成长!一中队为我们撑起了一座坚实的平台,让我们施展才华!没有一中队,就没有我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一中队,就没有我们波澜壮阔的辉煌!一中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一中队永远在我的美好记忆里……。 张志伟 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第八任指导员卢云肇(团级)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 是一个优秀的中队干部。 大学文化,上校军衔,工程师。 卢云肇,河北永清县人,1952年2月出生,1970年12月份入伍,分配到太原卫星中心25基地发射团发射一中队在1971年3月--- 1982年,9月间历任战士,操作手,1973年入党,技师,副分队长,并担任头部遥测系统指挥,中队指导员。 1975年10月,被提为技师。一分队副分队长,并担任头部遥测系统指挥。1979年1月7日20时47份,带领全系统圆满地完成了我国第一发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地下井发射任务,个人荣获三等功。 1979年3月任发射一中队指导员,并担任支部书记,营、团党委委员。在任发射一中队指导员期间我和队长一起带领全中队指战员圆满的完成了东风五号高低洲际导弹3次试验发射任务并于1979年5月份,一中队被国防科委授予“硬骨头六连式连队”的荣誉称号,并再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1982年10月--1984年3月在发射营发射二中队任教导员等。在此期间圆满地完成“巨浪”“遥八”的发射任务,以及四发弹射任务, 及配合二炮执行的东三发射任务。 1984年10月---1987年2月任发射团政治处主任,党委常委等。在共青团第25 基地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共青团第25基地委员会副书记。1987年2月调基地政治部组织处任青年干事。 1987年9月调任试验技术部发射控制室副主任,期间与其它室领导一起,组织指挥完成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多次导弹发射任务。在全室的共同努力把一个考核不达标的单位,努力建成为一年达标,二年立集体三等功,三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单位。个人也荣立个人三等功。被部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国防科工委和总政治部,评为优秀政治教员。1989年10月-1990年3月在南京政治学院政工系全军第一期政治部(处)主任理论研究班学习。1991年2月调任基地政治部纪检处处长。在任职三年中,积极努力工作,被评为优秀纪检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我能为火箭的试验发射作出自己的贡献,把青春年华留在晋西北黄土高原无怨无悔。 卢云肇 2017年6月
*发射一中队第13任队长刘绍金 刘绍金197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育经历:1961年9月至1966年6月,就读于四川省隆昌县高星小学。1985年11月,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干部学校颁发的电子技术专业中专文凭,1990年6月,获得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工作经历:1966年6月至1970年11月在家务农。1970年12月在四川省隆昌县人武部应征入伍。1971年1月至197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试验基地第六试验部海南观测站服役(战士)。1971年7月至1975年10月在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服役(战士)。1975年11月至1981年在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第五试验部发射一中队任自动控制系统技师兼副分队长。1982年至1984年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发射站发射中队任副中队长。1985年4月至1986年6月在第二十五基地发射站发射中队任中队长。1986年11月至2014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14年9月退休 刘绍金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第13任副教导员周长华 周长华是山东青州市人,1953年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大专文化。入伍后分到第二十训练基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三中队(加注中队,历任班长、技师、分队长、副指导员等职)王来班。舍己救人的英雄王来是我的老班长,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王来精神的鼓舞下,在各级领导教育和战友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认真实践,较快地熟悉了专业。亲自参加了1976年八号发射井DF-5号系留点火试验,1977年二号发射场DF-3号发射试验,1978年八号DF-5号地下发射试验等任务,并配合二炮806团、807团、809团多次进行发射任务。两次荣立三等功。 1980年元月与王忠民在四号组建训练队,担任副指导员(王忠民任队长),主要承担全团技术人员基础(数学、物理、机械)业务培训,基层干部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培训和新兵培训。 1981年6月调八号营四队(原七中队)任指导员。四队主要任务是为整个发射训练任务(地面、地下)制造供应氧气、氮气,为八号发射井提供通风配电及对火箭入井吊装与对接。 1982年8月调七号营一队(原四中队)任指导员。一队主要职责是负责七号发射塔的塔勤业务及运载火箭的吊装对接等。1983年6月离职学习。1984年11月任命为发射一中队副教导员。 周长华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中队副指导员张建法
(1973年入伍---1986年转业)在发射一中队是一个优秀的航天战士,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我叫张建法,195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1972年12月17日应征入伍,1972年12月19日来到位于山西省岢岚县的原国防科委第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发射团发射一中队,成为了发射团发射一中队三分队七班的一名新兵。我是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提干担任技师,1979年担任中队副指导员,1982年中队编制调整改任中队一分队正连职分队长,1983年调任基地政治部群工处干事,1986年转业。 我在一中队服役期间,先后因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等荣获各级各类嘉奖四次。特别是在1979年执行545-1任务中因自己动手编写专业操作规程,并认真训练本专业的操作手,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张建法 2017年8月1日
河南封丘人,1972年12月入伍。历任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发射团发射一中队二分队战士、班长、指导员、基地教导大队文化教员、基地司令部办公室营职秘书。 在发射一中队期间,任发动机专业氧化剂组操作手,。参加了‘东风五号’系流点火任务;井下合练;东风五号高弹道井下发射任务,并个人荣立三等功。198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孙国勇2017年8月1日
*发射一中队发动机分队技师分队长韩培良 韩培良 河南封丘人,出生1954,年3月21日,1972年12入伍,分配到第五试验部发射团发射一中队二分队火箭发动机专业,1977年入党,在发射部队期间执行东风五号任务多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嘉奖,后85年调发射团作训股任付营职参谋,1988年转业到河南封丘工作。 韩培良 2017年8月1日
田玉民: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人 1955年9月1日 出生73年12月入伍,分配到发射站发射一中队4分队,遥测分队154系统,76年提干,任技师,在职期间,参加东风五系留点火试验,五寨机场154系统校飞试验,辽宁大连配合海军巨浪弹试验,在25基地7#8#工位担任154系统指挥员,完成了东风五号发射任务受到军委杨尚昆同志接见,同一中队参试人员合影。在部队期间,主要从事导弹安全指令接收机解密及导弹安全处理(炸毁)工作。在一九七八年六月奉基地航测处命令,为首发任务做前期准备工作,配合地面154雷达进行任务前校飞工作,因为这次摸似导弹飞行,(校飞)主要是检验安全炸毁指令是否发射接收正常,任务是空中执行,身体方面很不适应,耳疼,恶心呕吐、,为了完成好这次校飞任务,带药参加,坚持到底,飞行时间大约60小时,为后来我们在8号,7号,2号阵地执行多型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焦永旗分队長调到团技术室后、154系统指挥由我接替负责全部工作,在中队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一九八五年基地军改,我被调到发射站训练队任队长职务,87年转业地方工作。 田玉民 2017年8月1日
中国航天 聚集高科技 代代精英默默砥砺前行 做天地海大系统工程 工程始端:航天发射场
信息发布 我们是中国航天发射一中队的航天战士,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了中国的强大, 为了中国人民的安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战斗在航天发射场几十年, 把青春和和年华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代航天战士,奋进图强, 无私奉献,敢于攀登,不怕牺牲,两弹一星和载人飞船精神激励着航天事业发展和辉煌!
严肃认真 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 万无一失 周恩来